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奖励与推荐
2022年度CSIG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智能信息传达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团队
发布时间:2023-05-19      来源: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分享: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自然科学奖授予在我国图像图形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和团队。

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聚焦获奖团队背后的故事,学会近日对荣获2022年度CSIG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智能信息传达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的项目团队进行了专访,以对话的形式,为读者们提供一次了解他们的机会。

下面就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近今天的受访团队吧。


问题一:感谢您接受CSIG专访,请先介绍一下您的团队:

曹楠,博士,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与数据设计学科主任,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骨干。曹楠毕业自香港科技大学并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加入同济大学前,曾任美国IBM T.J. Watson研究院研究员。曾获得IBM杰出技术成就奖,以及多项 IBM创新成就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传达设计与数据可视化,并专注于信息传达设计理论及智能设计方法与技术的研究。累计在数据可视化、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及设计学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4项(包括12项美国专利),并在IEEE VIS,ACM CHI,ACM IUI 等可视化及人机交互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2项及最佳论文提名奖5项,谷歌引用4000余次。他目前是SCI 期刊IEEE Trans on Big Data 的 Associate Editor 及 Computer Science Review 的编委。

石洋,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可视化设计理论模型和智能可视化设计方法。近年来在可视化、人机交互、人工智能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 (IEEE TVCG, ACM CHI, ACM CSCW, AAAI),并获得可视化领域国际会议IEEE Vis2022最佳论文提名奖2项、IEEE PacificVis2018最佳论文提名奖、ChinaVis2020最佳论文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同时,担任了IEEE VIS2022-2023Meetup主席,IEEE PacificVis2020海报主席,以及ChinaVis2019-2021分会主席。

陈晴,同济大学助理教授,上海市海外高层次计划引进人才,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加入同济大学前,曾担任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Ecole Polytechnique)及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nria)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可视化,大数据可视分析,在线教育,智慧医疗,人机交互及智能设计,发表二十余篇高水平论文(包括IEEE/ACM Transaction国际期刊及会议论文)及论文海报,获得香港 ICT最佳创新奖银奖,亚太地区ICT教育领域优胜奖。陈晴博士担任国际著名学术会议IEEE VIS/EuroVis/PacificVis学术委员会成员,现任IEEE VIS社区主席,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蓝星宇,2016年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19年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获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2022年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曹楠教授。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数据可视化、信息设计与智能传达、人机交互等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在TVCG、ACM CHI等CCF-A类顶级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并担任审稿人。曾获中国数据内容大赛金奖、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一等奖、中国数字人文开放数据创新研究大赛一等奖等。目前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担任青年副研究员。

查宏远,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科研)。于2006年至2020年任职于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1992年至2006年任职于宾州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他也曾于1999年至2001年任职于 Inktomi 公司。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及应用。查教授在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主流科技期刊和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300多篇论文,据谷歌学术统计,截止2023年02月,谷歌H-index 85,总引用率超30814次。曾荣获多项重要学术奖项,如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IMA)授予的“莱斯利福克斯奖(Leslie Fox Prize)”二等奖(1991年),第34届ACM SIGIR国际信息检索会议(SIGIR 2011)最佳学生论文奖(指导教授)(2011年),第26届NeurIPS“最佳论文奖” (2013年)。

微信图片_20230519160346.png


问题二:项目介绍:

视觉是人类主要的信息认知通道。通过设计把无形的抽象数据转换成直观的可视化表达,是人类认知数据信息的有效方式,产生了“信息传达设计”这一数据科学与设计学相交叉的方向。但目前设计主要依赖于人工定制,制约了信息转化与接收的效率。自动设计有内涵、好理解、易传达的可视化信息呈现方案,会让数据信息的传达效率发生质的飞跃,但因为涉及数据内涵自动洞察、图形呈现自动设计、信息表达自动规划等一系列难点,成为领域中多年未解的难题。西方科学家有关视觉认知及图形呈现的研究多次获得诺贝尔/图灵奖。2018年美国就自动数据分析及呈现技术对我国实施封锁。解决这一“卡脖子”的共性技术,将会促进我国脑机接口、态势感知、数字孪生等信息前沿方向的发展,是“新一代人工智”、“十四五”等国家发展规划中待突破的关键共性技术。围绕上述问题,通过持久的深入研究,同济大学的曹楠教授、石洋副教授、陈晴助理教授、蓝星宇博士及华东师范大学的查宏远教授组成交叉科研团队,通过深入探索图形信息经由视觉通道进行有效传达的一般规律及认知机理,分析促使信息高效传达的设计要素,研究设计过程的计算原理与数学模型,做出了(1)自动数据内涵洞察(2)自动可视化设计生成(3)自动叙事逻辑编排三点技术创新,实现了有内涵、好理解、易传达的叙事性可视化自动设计,实现了有效的自动信息传达设计的解决方案。


问题三: 在科研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

基于在设计学与数据科学交叉学科中的长期研究,我们觉得可以充分利用并发挥交叉学科的平台优势,例如我们在传统计算机工科的研究中融入更多的设计思维模式与方法,探索如何让计算机理解设计,并以叙事的方式来展现数据内涵、让数据更加易于理解、让信息更加易于传达;同时,科研与教书育人也是相辅相成的,在科研训练中我们尝试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举办设计工坊活动、设计课程实践环节,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创新的设计思维与方法系统,另一方面通过训练学生系统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做可持续性的科学研究。


问题四: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是如何解决的?

信息传达设计研究如何设计可视化来有效表达数据内涵,是“数据科学”与“设计学”的交叉学科。然而,在目前的设计领域,大多数设计工作是基于主观经验及少量设计准则的人工定制化过程,我们也没有多少可以参考的相关研究。为了更加科学地掌握设计规律与方法,达到增强信息传达的效果,我们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受控用户实验研究,揭示了能够准确表达数据情感、增强数据内涵的视觉通道,以及能够增强叙事逻辑表达的视觉表现手法,实现了对信息传达设计中关键视觉元素的结构化建模;同时,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及归纳总结,我们揭示了隐藏在设计作品中的设计决策信息及设计行为规律,并以此提出了设计空间搜索算法,用于模拟人的设计行为,在规则约束下选择并搭配关键性设计元素,从而实现了对信息传达设计的智能化生成。

微信图片_20230519160350.png


问题五:您的获奖感言:

非常荣幸有机会获得这个奖项,在此对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评审专家组对本项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本次获奖是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依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完成的。这一奖项不仅是对团队成立以来多年科研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继续发展交叉领域研究未来发展的激励。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努力推动设计与数据科学交叉的方向科研创新,致力于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信息传达设计理论、技术与工具,支撑并促进我国未来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发展。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