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朱林,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导师是田永鸿教授。目前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神经形态视觉、类脑计算等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IEEE TPAMI、IEEE TIP、CVPR、ICCV、AAAI、ACM MM等10余篇,获授权国内外专利10余项。
问题二:下面请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您这篇论文的情况:
本论文针对神经形态视觉传感器的视觉重建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神经形态相机的成像机理和物理建模出发,探索了生物启发的浅层脉冲神经网络、深层循环脉冲神经网络、融合脉冲和事件的视觉重建网络等算法来有效地挖掘神经形态数据中的时空信息。论文工作验证了神经形态视觉重建的技术可行性,为未来高性能神经形态系统的搭建奠定了基础。
问题三:请问您在科研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
在科研过程中最重要的感悟是要通过读书、交流、思考,形成自己对研究领域的理解,结合自己的能力与课题组规划,制定最适合自己的长期研究计划。同时建议尽量开阔研究视野,看准研究趋势,寻找新问题。
问题四:在您论文筹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怎样克服的呢?
论文筹备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整体的框架问题,首先是几个小研究点的逻辑关系要紧密,其次是如何证明自己研究的理论和算法对领域有推动作用。我建议可以提前一年早做思考,提前准备相关工作补足以上问题。
问题五:最后,有什么话想对自己的导师说呢?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田永鸿教授。感谢田老师以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态度,带我进入了科学研究的大门。科研的道路并不平坦,但导师是学生可以依赖的后盾。遇到问题时,田老师总能给出切实的建议。本篇论文的完成离不开田老师的悉心打磨,田老师对科研的态度值得我终身学习。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