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旨在推动中国图像图形学领域的科技进步,鼓励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聚焦获奖人背后的故事,学会近日对荣获2021年度CSIG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获奖者陈冬冬进行了专访,以对话的形式,为读者们提供一次了解他的机会。
下面就跟着我们的脚步,走近今天的受访者吧。
问题一: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陈冬冬,博士,自201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参加中科大-微软的联合博士培养项目,师从俞能海教授和多位微软导师(包括孙剑、华刚、袁路),从事风格转换和图像生成等相关研究,并于2019年博士毕业。本人在相关领域共发表顶级会议和期刊论文6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超1900次。目前担任十余个国际顶级会议的审稿人,并受邀担任国际顶级会议AAAI 2022 的SPC和CVPR 2022,ECCV 2022的领域主席,以及顶级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的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曾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CVPR2020,CVPR2021,ICCV2021杰出审稿人、“中国好创意”CCF全国青年大数据创新大赛唯一特等奖等多项荣誉。本人现任微软美国总部高级研究员,继续研究计算机视觉的相关前沿算法。
问题二:下面请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您这篇论文的情况:
作为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和数据增强的关键技术,风格转换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技术方案都是针对单一视觉媒体并且不全面的。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不同视觉媒体风格转换的难点,提出了图片、视频、3D的全维度风格转换算法,解决了多风格实时转换、时序连续性、视差一致性等科学问题。从时间维度上,本文也提出了首个基于参考图片的深度神经网络上色算法,实现了传统黑白视觉媒体内容到现代彩色视觉媒体内容的风格转换,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鲁棒性和可控性不可兼得的科学问题。
问题三:请问您在科研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
有几条建议和大家分享一下:1)博士与导师的沟通,是一个双向反馈的过程,和导师要经常沟通,碰到问题要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低头做事的同时要经常抬头看路;2)在日常科研过程中,养成“对事不对人”的习惯,面对开放问题,大家各执一词争论必不可少;3)要经常和组里同学以及导师一起玩,要打成一片,培养私交的同时吸收新的思想,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思路;4) 不要错过任何一个 deadline,因为错过第一个就会错过下一个,错过一个就会一直错过。另外,无论是研究还是生活,人总是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如何抓住重点沿着一条主线收敛非常重要,在 deadline 面前要学会选择性地忽略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
问题四:在您论文筹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怎样克服的呢?
我的第一篇论文是博士第三年才正式投稿并发表的,之前的两年多没有任何科研成果,非常挫折和沮丧,陷入一个人闷头挣扎的局面。最终克服是通过积极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先发表出第一篇论文,之后逐渐建立了信心,产生了巨大动力继续发表了其他论文。
问题五:最后,有什么话想对自己的导师说呢?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俞能海教授。在科研上,是俞老师将我从一个懵懂的本科生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有着超级渊博的学识,对前沿研究方向有着精确的把握,对科学问题也有着高屋建瓴、一针见血的见解。在生活上,俞老师也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豁达大度的处世之道,每次在我人生重要岔路口都会给我非常悉心的指导,不仅教会我做事的方法更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依然清楚地记得是俞老师在我研一快要放弃科研的时候将我从弯道拉了回来。如果没有俞老师,我想我可能早已放弃科研这条路,更不可能获得现在的博士学位。我由衷地为能有这样的好导师感到荣幸和骄傲,在此向俞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激。
我还要感谢我在微软的导师们,他们是马毅老师、孙剑老师、华刚老师、袁路老师和廖菁老师。其中特别要感谢华刚老师,是华刚老师在我科研无望,人生最低谷的时期帮我渡过难关,发出了博士阶段第一篇A类文章,自此我才真正走上科研的正道,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最后感谢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对论文成果的肯定,我将努力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工作!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