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学会活动
CSIG视觉检测专业委员会2023年CSIG全国第六届视觉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07-26      来源: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分享:

2023年7月16-18日,2023年CSIG全国第六届视觉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暨飞行试验测试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和飞行试验测试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主办,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视觉检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和天津工业大学承办,会议得到了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北京微视新纪元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智能有限公司、金品计算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集萃智能光电系统研究所有限公司的赞助。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1.jpg

图 1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学术交流会设置有开幕式、大会特邀学术报告、邀请学术报告、研究生学术报告、专委会工作会议等环节。会议开幕式由本次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天津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副主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宋丽梅教授主持。

2.JPG 图 2 宋丽梅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上天津工业大学姜勇副校长致欢迎词,对各位特邀报告专家以及参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感谢大家对天津工业大学的关心和支持,并预祝本次学术会议圆满成功。

3.jpg 图 3 姜勇副校长致欢迎词

CSIG视觉检测专委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振忠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各位参会人士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期望通过这次大会将视觉检测与AI相关前沿研究结合起来,赋能视觉检测行业未来技术发展,解决视觉检测技术理论与应用瓶颈问题,推动视觉检测技术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4.JPG 图 4 魏振忠教授致开幕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叶声华教授和天津大学曲兴华教授以视觉检测发展及应用为主题进行了开幕式致辞。

5.JPG 图 5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叶声华教授致开幕词 

6.JPG

图 6 天津大学曲兴华教授致开幕词 

大会特邀学术报告38个(大会报告18个,分论坛报告10个),研究生报告17个,围绕视觉检测理论、技术及应用相关进展进行了精彩报告。

7月17日上午大会报告由天津理工大学副校长、国家杰青陈胜勇教授和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魏振忠教授主持。 7.JPG

图 7 天津理工大学副校长陈胜勇教授主持大会报告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国家杰青吴仁彪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打造世界一流的航天航空航海产业生态”。报告阐述了“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运营、中国空间站建成、第一个采用电磁弹射技术的“福建号”国产航母下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列出的过去十年九大标志性创新成果中五个与“三航”有关,可以预见,未来在国内会掀起“三航”精神和相关科普知识的学习热潮。”报告讲述了天津市在全国独有的“三航”产业集群优势、天津市丰富的“三航”科普资源和天津“三航”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并对天津“三航”产业发展提出4条建议。 8.JPG

图 8 吴仁彪教授作报告

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南开大学副校长方勇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原子力显微镜成像策略研究”,报告阐述了介绍近年来研究团队在原子力显微镜成像策略方面的研究结果。首先考虑系统中磁滞非线性,热漂移等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补偿与图像校准方法,以提升原子力显微镜图像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种快速成像算法来提升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速度。 9.JPG

图 9 方勇纯教授作报告

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北京交通大学赵耀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弱监督与交互式图像分割”,报告阐述了目前大量的像素级标注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训练数据的不足或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图像语义分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交互式语义分割是通过人机的简单交互,引导计算机实现快速准确的物体分割,是减轻像素级标注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报告重点介绍了课题组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弱监督语义分割以及交互式分割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

10.JPG

图 10 赵耀教授作报告

国家级人才、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方志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机场道面健康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报告阐述了团队在利用多传感器对机场道面关键参数及健康检测的工作。通过智能车对道面状况进行自动采集与数据分析,以实现机场道面安全状态的精准感知与预测,对提升机场道面维修和防护的效率,降低检测和维修成本,保障飞机起降安全。 

11.JPG

图 11 方志军教授作报告

7月17日下午的报告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刘炳国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屈玉福教授主持。 

12.JPG

图 12 刘炳国教授主持报告

国家杰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三维场景的机器人自主检测与重建”,报告阐述了提出的基于单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的三维场景的自主探索与重建方法,能够对未知场景的探索、重建和理解能在一次规划中完成。虚拟与真实场景的实验结果展现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13.JPG 图 13 刘利刚教授作报告 

国家杰青、国防科技大学徐昕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机器人灵巧操作的智能感知与学习控制技术”,报告阐述了复杂动态场景中机器人手臂灵巧操作的技术需求,对三维物体对称性预测、目标分类的小样本学习、可迁移的高效技能学习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三维物体对称性预测的弱监督学习、目标分类的鲁棒半监督学习、迁移强化学习与基于抽象模型的强化学习等研究进展,并且给出了机器人手臂灵巧抓取规划与控制的应用实例,最后对进一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4.JPG

图 14 徐昕教授作报告

国家杰青、北京师范大学黄华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非制冷红外降噪关键技术”,报告阐述了课题组关于无挡片校正的降噪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包括基于半标定方法的非平稳底纹校正技术、基于非参数先验模型的单帧图像去条纹噪声算法、基于混合范数的自适应时序滤波算法等。 15.JPG

图 15 黄华教授作报告

国家杰青、中科院计算所蒋树强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基于元学习的视觉识别与导航”,报告阐述了元学习利用以往学习的经验来指导新任务的学习,可使智能体具有快速学会学习的能力,近年来得到了很多关注。报告首先介绍元学习的研究背景和关键技术,并介绍三方面研究进展,包括小样本图像识别中的数据集偏差、基于双层元学习的小样本域泛化和基于元对抗学习的未知物体导航技术。 16.JPG

图 16 蒋树强教授作报告

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李东平先生的报告题目为“异常检测在工业检测上的应用与实践”,报告阐述了针对AI在工业缺陷检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缺陷样本少、难以获取,柔性生产过程中产品型号类型切换等),利用无监督学习的异常检测对合格产品进行学习,提取核心有效特征,然后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等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介绍了异常检测方法在工业场景实际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7.JPG

图 17 李东平先生作报告

北京微视新纪元科技有限公司欧阳哲先生的报告题目为“视觉检测在工业和科研领域的最新应用”,报告阐述了高分辨率高速相机1.5亿全局快门相机在航拍和科研上的应用等、高感光相机在工业和科研行业的应用、高动态相机在焊接和科研行业的应用、短波红外在食品和半导体上的应用、紫外在液晶检测以及半导体上的应用、500万彩色+NIR1+NIR2相机在医疗以及食品上的应用以及一些机械手相关的应用,户外复杂光学环境下的抓取、焊接规划引导等。

18.jpg 

图 18 欧阳哲先生作报告 

杭州海康机器智能有限公司杜兴晋先生的报告题目为“海康机器人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探索与发展”,报告阐述了公司的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引领工业智能化发展,共创智造新未来”是公司一以贯之的使命,也是公司的主要目标和宗旨,报告了公司实现“助力工业物联,创造可持续的社会价值”的愿景。 19.JPG

图 19 杜兴晋先生作报告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李忠实先生的报告题目为“国内外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技术发展趋势”,报告阐述了介绍了国内外红外热成像产品种类,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与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的应用等。介绍了公司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面向全球提供物联网机芯、模组、红外热像仪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及方案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辅助驾驶、灾难预防、工业测温、医疗检疫、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 20.JPG

图 20 李忠实先生作报告

 7月17日会后,参会人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组委会相关人员及志愿者等为参会人员表演了歌曲、快板、诗词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21.JPG

图 21 文艺活动 

7月18日上午大会报告由河北工业大学张宗华教授和合肥工业大学王永红教授主持。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天津大学杨敬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物理先验嵌入学习的高分辨率光场重建”,报告阐述了光场成像在单次拍摄中可以捕获多视图信息,通过计算成像途径赋能如计算摄影中的后聚焦/全聚焦成像、计算显微镜中的活体三维断层扫描等诸多应用。然而,由于在单传感器中复用光线,光场成像面临空间分辨率和角度分辨率之间的权衡。概览光场成像和重建技术,讨论如何将物理先验纳入深度学习模型以提升光场重建的性能,团队在宏观光场重建和微观光场显微重建的最新进展。 22.JPG

图 22 杨敬钰教授作报告 

国家级人才厦门大学王程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融合人与环境的激光雷达三维动态场景感知”,报告阐述了面向城市场景的车辆和行人目标检测与跟踪的进展;展示了在激光雷达无标记、远距离人体三维动作捕捉方面的工作,介绍了通过同时完成人体动捕、视觉定位、三维测图等多任务的以人为中心的场景捕捉工作;最后,总结了课题组在人与环境共融的三维动态场景感知中的努力。 23.JPG

图 23 王程教授作报告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华东理工大学严怀成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网络化系统事件触发控制与视觉相关应用研究”,报告阐述了介绍网络化系统的事件触发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研究进展,同时给出其稳定性分析和智能控制器设计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实例的验证,最后,介绍团队在基于视觉信息条件下的实际自动驾驶、机器人和无人系统、大数据分析处理方面的相关实际应用成果。 24.JPG

图 24 严怀成教授作报告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程俊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机器人视觉感知技术及应用”,报告阐述了视觉包含丰富的场景信息和完整的环境描述,是机器人及智能系统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介绍课题组在视觉感知建模、目标检测、缺陷检测、人体动作识别方面的成果,及其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设备中的应用。

25.JPG 图 25 程俊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型号总设计师张海瑞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先进航天器对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报告阐述了先进航天器对各种机器视觉技术的需求。

26.JPG 图 26 张海瑞研究员作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姚明辉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智能视觉检测及航空航天应用”,报告阐述了视觉检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在行业应用方面的科研平台与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基于自主开发的单目、双目三维精密视觉产品的三维视觉引导定位抓取工作、三维视觉引导机器人智能铸件的打磨和抛光等。基于视觉的无人机飞行控制开源平台、天津市无人机和新材料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等教学与科研平台。面向航空航天应用的智能传感器自供电技术、振动能源俘获技术等研究成果。 27.JPG

图 27 姚明辉教授作报告

7月18日下午论坛邀请报告由华东交通大学祝振敏教授和天津工业大学李月龙教授主持。论坛邀请报告有来自浙江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10位专家的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高飞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主动感知的轮胎微小字符异常检测方法”,报告阐述了基于三维视觉的轮胎微小文本异常检测机制和方法。该机构巧妙设计了复合视觉探头和扫描方式,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不同规格、不同尺寸轮胎上微小的文字信息,能够准确地、鲁棒地检测出轮胎异常文本的位置和内容。 28.JPG

图 28 高飞教授作报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王琳霖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散斑干涉技术信息提取关键问题研究及应用”,报告阐述了先进的条纹分析方法对ESPI的发展和应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ESPI条纹图像滤波算法,提高散斑干涉条纹图滤波方法的性能,对高精度的相位信息提取具有重要意义。 29.JPG

图 29 王琳霖教授作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赵壮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熔焊增材成形多物理场在线智能检测技术”,报告阐述了团队研制的全自主可控熔焊与增材多物理场在线质量测控系统,提出主被动协同-时空谱复合高速编码测量理论方法,突破多模态数据协同传感极限,实现熔池多物理场综合非接触动态精确测量;基于多物理场精确测量结果,创建了高精度质量特征建模与工艺关联调控理论方法,提出多模测量与多元质量统一的在线控制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过程缺陷监测、智能调控修复。 30.JPG

图 30 赵壮副教授作报告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张品生高级工程师的报告题目为“飞行器气动流场可视化测试技术”,报告阐述了针对飞行试验流体可视化测试技术展开研究,采用附面层流场丝线影像测量与尾流涡旋激光三维扫描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流场精细感知成像和有限元分析体内呈线性变化的小尺度三维流场集合反演算法,较好的解决了真实飞行条件下飞行器附面层和尾流涡旋的可视化测量的难题,为研究揭示飞行器气动激波形态、尾流场特性、涡旋结构、大气扰动特性等空气动力学的基本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手段。 31.JPG

图 31 张品生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王宪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机械产品视觉计量测试与仪器设计”,报告阐述了团队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在视觉检测领域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针对大型装备结构位移测量和状态监测的需求,对相位光流的运动参数测量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针对金属化陶瓷环表面缺陷面积小、样本不平衡和缺陷类间差距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目标检测与图像分类网络融合的金属化陶瓷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针对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静态”双模板融合与动态模板自适应更新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 32.JPG

图 32 王宪副教授作报告 

天津大学张福民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多路激光雷达的精密三维测量”,报告阐述了大尺寸精密三维测量技术是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必需测量手段之一。随着调频激光器、光学频率梳等光源的高速发展,激光测距的精度和量程指标也都相应提升,再加上适合非合作目标测量等突出优势,在工业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日益增长。介绍了激光测距原理,以及将一维激光测距技术拓展至三维测量的几种方法。 33.JPG

图 33 张福民教授作报告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杨燕罡高级工程师的报告题目为“智能视觉检测及工业应用”,报告阐述了研发的视觉技术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并引导机械臂全自动化完成超能电容模组的组装,机器视觉算法得到的精确定位保证了生产的精度和效率,避免因人工操作错误导致生产问题。通过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提升视觉检测系统的性能,以满足工业生产对高效、精确、稳定的视觉应用系统的需求。 34.JPG

图 34 杨燕罡高级工程师作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高楠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多通道并行条纹投影轮廓术投影色差建模与校正”,报告阐述了基于相位标靶的多通道并行条纹投影轮廓术投影色差建模与校正研究成果。提出了将带有全息投影膜的液晶显示屏当作相位标靶,既可以显示具有连续相位分布的正弦条纹,又能够反射投影仪投射的正弦条纹,彩色相机依次采集上述正弦条纹图并计算展开相位。实验结果验证了投影仪色差建模与校正方法的有效性,提升了多通道并行条纹投影轮廓术的整体测量精度。

35.JPG 图 35 高楠副教授作报告

天津工业大学朱新军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单帧条纹图的条纹投影三维测量”,报告阐述了传统的单帧条纹图三维重建方法以及近年来深度学习三维重建。传统的单帧条纹包括从Fourier变换到较先进的变分图像分解、多尺度小波分解等相位提取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重建包括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条纹分析方法以及课题组最近提出的基于串行CNN-Transformer相位展开网络、并行CNN-Transformer深度估计网络以及混合CNN-Transformer的相位提取与深度估计网络。最后,对传统条纹投影重建与深度学习三维重建进行了讨论。 36.JPG

图 36 朱新军副教授作报告 

天津商业大学陈超讲师的报告题目为“结构光系统测量误差分析与抑制”,报告阐述了团队对被测物体表面高动态范围变化、系统非线性响应、颜色通道间色差、远心成像失去深度信息以及光路折射等误差源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成果。给出相应的误差抑制方法,包括高动态范围物体的自适应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方法、相移条纹投影结构光系统的非线性误差校正方法、彩色编码条纹结构光系统的径向色差校正方法、远心结构光系统标定方法以及折射条纹投影系统的三维重建方法。所提出的系列误差抑制方法为基于结构光系统高精度三维形貌测量需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7.JPG

图 37 陈超讲师作报告

7月18日下午同时举行了研究生分论坛报告,分别来自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的17名优秀研究生分别做出了精彩的报告。中国民航大学的吴军副教授和天津工业大学纪越副教授主持了报告。

来自东北大学的王妍妍博士研究生做了题为“无缺陷先验的路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的报告;来自华侨大学的袁涛硕士研究生和吴栋梁硕士研究生分别做了题为“大量程高精度并行差动共聚焦三维测量方法及系统”和“曲面微孔雾化片几何尺寸在线检测方法研究”的报告;来自湖北工业大学的程乐硕士研究生做了题为“一种轻量实时的矿石小样本目标检测方法”的报告;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张少康硕士研究生和杨志豪硕士研究生分别做了题为“基于U-Net模型的核电站水下图像增强”和“基于PointNet++的钢材点云分类模型”的报告;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王新萍硕士研究生做了题为“基于光学投点的双目摄影三维测量方法”的报告;来自湖北文理学院的赵阳硕士研究生和吕庆海硕士研究生分别做了题为“面向小样本圆柱电池表面缺陷的轻量级网络检测方法”和“基于机器视觉的滑轨截面圆弧的测量方法”的报告;来自中国民航大学的潘智祥硕士研究生做了题为“基于扇形光路背景纹影法的轴对称温度场三维重建方法”的报告;来自天津大学的黄浩珍博士研究生做了题为“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自适应逐像素调制三维形貌测量方法”的报告;来自李梓瑜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做了题为“基于凹面镜辅助对焦的相位偏折测量方法”的报告;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李晓雪硕士研究生做了题为“基于稀疏双向2DPCANet的目标识别”的报告;来自天津理工大学的黄艺萱硕士研究生和王森硕士研究生分别做了题为“基于非编码网格结构光的三维形貌测量方法研究”和“高反表面三维形貌测量”的报告;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的郑腾龙博士研究生做了题为“二值阶跃响应序列化编码的点状标记鲁棒识别与应用基于”的报告;来自天津科技大学的蔡磊硕士研究生做了题为“基于复杂环境下杆状障碍物的检测方法研究”的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屈玉福教授、天津科技大学周聪玲副教授、天津理工大学韩芳芳副教授、企业专家赵有为总经理在听取报告并提问后,对这17名硕士研究生的报告进行了排名与评奖,并由视觉检测专委会秘书长屈玉福教授宣读了评选获奖结果。

38.JPG 图 38 研究生论坛现场 

7月18日下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屈玉福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张宗华教授、天津工业大学宋丽梅教授以及组委会成员与优秀报告获奖研究生合影,大会所有参会人员及志愿者进行了合影留念。

39.JPG图 39 优秀报告获奖一等奖研究生合影 

40.JPG 图 40 优秀报告获奖二等奖研究生合影

41.JPG 图 41 优秀报告获奖三等奖研究生合影

42.JPG  图 42 大会闭幕式合影 

此外,会议还组织了参观天津工业大学校史馆活动,参会嘉宾对天津工业大学以及纺织科学与工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专委会工作会议

2023年7月16日,魏振忠主任委员先对与会的委员表示欢迎,并对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天津工业大学表示感谢,对专委会过去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会议上专委会秘书长屈玉福教授对2023年的学会重点工作做了介绍,并讨论了发展新委员的情况。专委会委员对视觉检测专委会的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43.JPG 图 43 专委会主任魏振忠教授主持视觉检测专委会工作会议

44.JPG

图 44 专委会秘书长屈玉福教授介绍2023年专委会工作情况 45.jpg

图 45 专委会委员交流讨论

46.JPG

图 46 湖北工业大学冯维副教授选举通过成为专委会委员  47.JPG

图 47 天津大学郭彤教授选举通过成为专委会委员 

48.JPG

图 48 湖南大学何赟泽教授选举通过成为专委会委员 

49.JPG

图 49 合肥工业大学李骏睿副研究员选举通过成为专委会委员 50.JPG 图 50 郑州大学马天磊副教授选举通过成为专委会委员 51.JPG 图 51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孙增玉研究员选举通过成为专委会委员 52.jpg 图 52 南京理工大学郑东亮副教授选举通过成为专委会委员

53.JPG

图 53 复旦大学张祥朝教授选举通过成为专委会委员 

湖北工业大学冯维副教授、天津大学郭彤教授、湖南大学何赟泽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李骏睿副研究员、郑州大学马天磊副教授、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孙增玉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郑东亮副教授、复旦大学张祥朝教授、江苏大学许桢英教授9位新委员简要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之后现任委员对9位新委员的加入进行了投票表决,经统计,9位委员均全票通过。

随后,专委会秘书长屈玉福介绍了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2023年重点工作以及相关政策、2023年视觉检测专委会的工作情况以及各工作小组成立情况。各专委会委员对专委会科普活动、促进产学研用交流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54.JPG 图 54 王中任教授代表湖北文理学院申请承办明年学术交流会 

专委会委员、湖北文理学院王中任教授对承办2024年CSIG第七届视觉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做了申请和说明,诚恳邀请各位专家明年莅临湖北文理学院进行交流和学术研讨。

经专委会委员讨论决定:2024年CSIG第七届视觉检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暨视觉检测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将于2024年10月中旬在湖北襄阳举行,会议期间将继续组织视觉检测研究生论坛,欢迎各位老师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