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报告会由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主办,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CSIG交通视频专委会承办。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白慧慧,信息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春雨担任执行主席,北京高校师生近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赵耀教授致欢迎辞
上午北京交通大学信息所所长赵耀教授代表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辞,后就CSIG中国行系列活动等方面做了相关介绍并对来前来作报告的七位专家表示感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志波教授作了主题为“面向智能应用的图像视频编码发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陈志波教授介绍了从编码发展的历史和智能多媒体应用的趋势介绍了图像视频编码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从提升编码效率和智能应用任务驱动的角度分析编码质量评价准则的演化趋势,并介绍了有关构建面向智能应用的图像视频编码框架的探索工作和进展。
陈志波教授作报告
人工智能和通信网络技术正迈入突破性变革的时代,为视频编码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纪雯研究员作了题为“Re-thinking视频编码:新视角、热点技术与前沿方法”的学术报告。本报告中,纪雯研究员首先回顾了视频编码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焦点的变化,结合H.265、5G、边缘计算和雾计算等热点话题,探索了下一代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方向。报告重点从传输、网络、AI、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等多角度重新思考视频编码,介绍了支持多语义的视频编码结构,边云架构下视频编码的新挑战、基于经济学原理的码流生成技术、沉浸式视频计算技术、基于绿色终端的视频编解码技术、可视IoT中的视频编码技术、以及面向AI视频编码中的热点技术与前沿方法。最后,纪雯研究员围绕如何从实际问题出发从而做出领先的科技,介绍了智能视频编码及传输在智慧城市和信息公益建设领域的典型应用。
纪雯研究员作报告
随着视频分辨率的不断提升,视频压缩编码需求旺盛,而传统视频编码方法的性能提升已遭遇瓶颈。近年来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激励我们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编码技术,以期进一步提高压缩效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东副教授作了主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编码技术探索 ”的学术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刘东副教授重点介绍了他们研究组近期有关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编码方法的一些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插值预测、小波变换、变采样编码等。
刘东副教授作报告
针对多媒体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基于云计算的视频内容分发成为当前的主流技术框架。同时,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发媒体计算与服务的一个新的趋势:以视频为代表的多媒体数据的产生、处理和分发越来越多地趋向网络边缘。复杂应用环境下,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不确定性成为网络视频服务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引入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方法,利用云到边缘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实现视频内容分发随需而动,从而支撑更低延迟、更高带宽需求的网络视频服务,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清华大学孙立峰教授作了主题为“从云到边——AI 辅助的视频编码与传输 ”的学术报告。探讨了基于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融合AI的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介绍了本领域的前沿工作和报告人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孙立峰教授作报告
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以及在线视频等新型业务的普及,无线网络中所传输的图像视频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网络带宽供求矛盾日益尖锐。视频编码理论是突破无线网络带宽瓶颈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编码理论一直沿着数字信号处理的思路演进,难以突破“边际效应”。事实上,当前终端计算能力飞速发展,为解决带宽供求矛盾提供了契机。因此,另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是从人类视觉感知模型出发,利用机器学习的计算工具,在视频大数据驱动下构建人类视觉感知模型,面向人类用户体验(QoE),研究基于视觉感知模型的视频编码关键技术,以智能媒体协同计算换取无线视频通信带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徐迈副教授作主题为“基于感知模型的高效视频编码”的学术报告。徐迈副教授介绍了自己的课题组在基于感知模型的视频编码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1)基于关注点大数据的视频显著性感知模型;(2)基于感知模型的视频压缩方法;(3)基于深度学习的HEVC视频编码优化(4)数据驱动下的全景视频质量评价与编码优化。
徐迈副教授作报告
虚拟现实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具有沉浸式、交互式和构想式的优势。但是受虚拟现实显示设备及内容制作、压缩及传输等各方面的影响,其体验质量经常不能满足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系翟广涛教授为大家作了主题为“虚拟现实的体验质量评价”的学术报告。翟广涛教授探讨了虚拟现实体验质量及其评估问题,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现实视频体验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现实环境下的视频注意预测、视频体验质量评价及虚拟现实视频传输等研究。
翟广涛教授作报告
超高清全景视频具备沉浸感、真实和交互等特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由于超高码率、motion-to-photon低延迟等要求,如何实现全景视频的高效实时传输是一个主要挑战。
北京大学张行功副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超高清全景视频处理和传输”的学术报告。张行功副教授主要介绍了QoE驱动的视点自适应传输框架和挑战,包括QoE传输模型、视点预测、全景视频映射和分块传输等关键技术。以全景视频QoE模型为目标,通过视点区域的局部传输,在带宽有限的网络上实现高质量的全景视频实时传输。
北京大学 张行功副教授
本次活动为参会者带来了前沿的研究知识和方向,提供了知识分享和思想碰撞的机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开阔了与会师生的科研视野,得到了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北京交通大学站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白慧慧教授致结束辞
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