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领航计划”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交叉论坛暨CSIG图象图形中国行来到杭州余杭。本次活动由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主办,之江实验室和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脑图谱专委会承办,会议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战略发展需求,针对脑网络组图谱及其应用、脑机交互、类脑智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研讨。
大会邀请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李涛教授、浙江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系主任吴丹研究员、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和医学院斯科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寒研究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孔万增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王骄健教授、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晓东研究员、之江实验室研究专家魏依娜研究员、之江实验室陈红阳研究员、之江实验室时拓研究员等11位与会专家围绕脑科学和类脑智能作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由之江实验室的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蒋田仔主持,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理事长王耀南院士和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郑宇化开幕致辞。本次论坛采取线下报告与线上直播同步,吸引100余名嘉宾线下参会。此外,通过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华大时空视频号和微赞等直播平台同步直播,线上参会人员超过3000人。
图 1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交叉论坛现场
图 2 之江实验室特聘专家蒋田仔研究员主持会议
图 3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理事长王耀南院士致辞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理事长王耀南院士在致辞中指出:“领航计划”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交叉论坛暨CSIG图象图形中国行旨在推动图像图形学科的普及,加强各高校科研以及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本次“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由CSIG脑图谱专委会与之江实验室联合承办,交流主题为“脑图谱与类脑前沿交叉论坛”。通过本次交流论坛,殷切期待能深度了解和认识之江实验室,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等多方单位在图象图形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图像图形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促进该学科技术的发展和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图 4 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郑宇化致辞
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郑宇化先生致辞中指出: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旨在搭建学术、技术交流平台,推动学术进步和技术成果应用,引流主流学术发展。之江实验室聚焦智能感知、人工智能、智能网络、智能计算和智能系统五大科研方向,重点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核心系统研发,建设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平台。之江实验室举办这次CSIG图形图象中国行活动,探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凝聚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的中坚力量。
图 5 蒋田仔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蒋田仔研究员围绕“脑网络组图谱启发的脑机融合”这个主题做了大会报告,首先介绍了脑网络组和脑网络组图谱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包括脑网络组的定义、与脑连接组的区别、主要研究方向等,重点介绍了脑网络组图谱绘制方法及与现有脑图谱的区别;然后介绍了脑网络组图谱在脑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示范;最后介绍了脑网络组图谱对类脑智能的启示,包括自然语言处理、人脸图像识别、视空间注意、决策等,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图 6 李涛教授作报告
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李涛教授围绕“精神疾病跨诊断研究进展”做主题报告。报告中李涛教授强调近年来在基因组学、认知科学、神经影像、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精神疾病的深度表型分析以及遗传相关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建立临床上精神疾病研究的统一框架。在未来的研究中,整合多种精神疾病表型(如临床症状、影像、认知科学以及其他行为信息等)及遗传信息,从而建立客观有效的分类诊断体系,是精神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 7 精神疾病临床研究的新框架
图 8 张寒研究员作报告
短暂休息之后,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张寒研究员进行了主题为“0-6岁婴幼儿脑图谱技术”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前期在国内外婴幼儿脑成像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借助人工智能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探索婴幼儿脑功能网络构建和脑功能、脑连接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最后介绍了国内正在开展的婴幼儿脑发育大队列的建设进展和儿童脑成像基地建设等。
图 9 王骄健教授作报告
随后,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王骄健教授围绕“脑连接图谱与精准神经调控”做主题报告。报告中王教授介绍了个体水平的脑连接图谱绘制与验证方法;跨模态脑连接图谱的关系;跨物种脑连接图谱比较方法;以及脑连接图谱在临床的应用示范,包括利用脑连接图谱指导经颅磁刺激研究左右侧顶叶在注意偏侧化的应用和为神经调控干预治疗AD症状提供精准靶点等研究。
图 10 魏依娜研究员作报告
上午最后一个报告,之江实验室魏依娜研究员进行了主题为“睡眠对记忆巩固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构建具有生物学约束的丘脑-皮层网络计算模型,探索了不同神经递质对快动眼睡眠阶段的脑电信号(比如纺锤波,慢波,纺锤波慢波耦合等)的产生,以及其在记忆巩固任务中的作用和机制。该研究有望将睡眠中的脑电信号作为阿尔兹海默症等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为期早期预防、诊断及干预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图 11 方晓东副院长作报告
下午场的专题报告,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晓东进行了主题为“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及其应用简介”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生命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受到严格的调控,组织器官存在高度结构化和功能异质性。具有单细胞分辨率的时空组学技术是获得组织器官功能结构、细胞类型及其表达模式的强有力工具。本报告将介绍华大自主研发的基于DNA纳⽶球芯片的高分辨大视野时空组学方法原理、技术特征、适用范围、算法软件和应用案例。
图 12 吴丹教授作报告
随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吴丹教授进行了主题为“高时空分辨率脑发育图谱”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介绍胎儿与婴幼儿大脑成像与图像分析技术,包括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运动伪影校正算法等,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大脑结构图谱、DTI图谱及脑网络图谱,及其揭示的大脑结构功能时空发育模式。
图 13 时拓研究员作报告
随后,之江实验室时拓研究员进行了主题为“基于忆阻器的类脑计算研究”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如何基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在充分发掘和厘清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新型微电⼦器件、电路和架构设计,构建能够模仿人脑功能的新型类脑计算系统,是克服传统计算机在大数据处理方面劣势的潜在选项之一。作为一种新原理器件,忆阻器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功耗低、可三维集成等优势,是类脑计算的理想器件,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泛关注。本次报告将分析基于忆阻器的类脑计算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本课题组面向类脑计算的忆阻器件性能优化、阵列集成、芯片设计以及软件工具链方面的研究进展。
图 14 斯科教授作报告
随后,浙江大学光电学院和医学院斯科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快速脑图谱绘制系统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介绍了脑连接图谱研究是认知脑功能并进而探讨意识本质的科学前沿,这方面探索不仅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对脑疾病防治、智能技术发展也具有引导作用。研发高速高通量脑图谱光学绘制技术,将大大缩短脑功能和脑疾病的研究进展。然而,现有脑图谱光学绘制存在组织样本处理时间过长,光学系统成像分辨率深层和浅层分辨率不均一等挑战。为此,我们开发了超快光透明技术和具有抗散射的自聚焦光场调控技术,并进一步优化了数字处理算法,为高速高通量脑图谱光学绘制提供了路径参考。
图 15 陈红阳研究员作报告
随后,之江实验室陈红阳研究员进行了主题为“朱雀智能图计算平台”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之江朱雀:基于分布式内存计算的大规模高效图计算平台。平台支持常用的图分析算法和基于Pytorch、Tensorflow、Mindspore的图神经网络学习。在支持存算一体化基础上,进行了软硬件结合方式的算⼦优化,集成了针对大规模多源异构数据的图分析算法、图交互式查询、图表示学习、图生成学习等计算能力,一站式赋能医药制造和生物育种等科学计算。
图 16 孔万增教授作报告
最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孔万增教授进行了主题为“任务⽆关的脑纹识别研究”的报告,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任务⽆关的脑电身份识别研究:1)脑电信号的相位同步构建脑网络进行个体表征与识别;2)利用矩阵低秩稀疏分解思想,把脑电信号分解成低秩的固有背景信号和稀疏的任务意识信号两个部分,通过脑电的固有背景信号进行身份识别;3)针对脑纹识别中存在的个体量大、个体样本少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卷积张量神经网络进行脑电身份识别,该网络能充分各自发挥深度卷积网络的深层次特征提取能力和张量网络的⼩规模参数实现局部特征的交互整合能力,满⾜脑纹识别的现实应用需求。同时报告对脑纹识别应用的普适性以及脑电采集设备的去中⼼化等研究问题进行了展望。
图 17 现场讨论
在现场提问环节,现场参会人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专家进行探讨,各位专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使参会人员加深了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学科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至此,“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之江实验室“领航计划”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交叉论坛活动在之江实验室圆满结束。
图 18 与会人员合影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