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学会动态
CSIG-浙江大学国际可视分析暑期学校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7-26      来源: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分享:

    2021年7月9日至18日,“CSIG-浙江大学国际可视分析暑期学校”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主办,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本次暑期学校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面向全国招生。本次暑期学校的重点是大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中的基础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实战教学。授课分两个部分,基础课程授课(十位国内讲者)和前沿进展报告(十位海外讲者,全英文授课),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们在课堂上开展系统性的教学,介绍可视化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分享业界优秀的实战案例,吸引了超过800名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和可视化爱好者。

1627540875336558.png

巫英才教授与现场同学们的合照

    7月9日上午浙江大学教授巫英才代表主办方主持开幕式并致辞,在介绍了本次暑期学校的情况后,巫英才教授便从“什么是数据可视化”切入,带领大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据世界。报告中巫英才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数据可视化、可视化的发展历史、为什么我们需要可视化、可视化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创作可视化的便捷工具。

1627540908825581.png

刘冬煜博士后作报告

    接着,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刘冬煜作了题为“一个支持人与机器学习协作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智能系统”的分享。刘冬煜博士强调人类的计算能力有限而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支持大量数据的计算,同时人类能够分析解释极为复杂的情况但机器学习的灵活性却不够,所以人类和机器学习进行合作是必然的趋势。

1627540936749100.png

谢潇研究员作报告

    7月10日上午浙江大学研究员谢潇为大家介绍有关人类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内容。可视化强大的应用背后有很多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作为支撑。谢潇研究员讲解了感知和认知方面的可视化基础理论,包括视觉感知、认知、格式塔理论、颜色和创作工具,帮助同学们对可视化领域的研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1627540962271478.png

王勇教授作报告

    接着,新加坡管理大学计算与信息系统学院教授王勇带来了“可视化与人工智能:自动化可视化设计和评估”报告。报告中,王勇教授说明现有的可视化工具和软件包(例如 Tableau 和 D3)通常需要繁琐的编程。对于非专家用户来说,快速创建有效的可视化设计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后,王勇教授介绍了最新的关于机器学习技术如何实现可视化的自动生成和评估的研究。

1627540992382102.png

陈晴教授作报告

    7月11日上午同济大学教授陈晴为同学介绍有关可视化设计、变换与编码的内容。陈晴教授从“信、达、雅”三个方面介绍了可视化的设计准则。“信”指可视化需要保留数据中的正确信息,不能产生偏差或歧义。“达”指可视化需要高效地传达数据中的信息,让人一目了然。“雅”指可视化的设计应当富有艺术感,更美观地呈现给用户。

1627541031667139.png

赵健教授作报告

    接着,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赵健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为用户提供预测性、交互式和富有表现力的可视化”的报告。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可视化是帮助用户理解数据的重要工具。用户可以采用可视化技术完成不同的任务。赵健教授随后根据任务分别介绍了相对应的可视化前沿工作。

1627541056632065.png

傅四维研究员接受暑期学校荣誉讲师的纪念证书

    7月12日上午,之江实验室副研究员傅四维为大家介绍有关高维数据可视化的内容。课程中傅四维研究员介绍了数据降维、散点图矩阵、平行坐标系、基于图标的方法、小图表法和Dust&Magnet六种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帮助同学们在对高维数据的可视分析上更加得心应手。

1627541082824854.png

杨亚龙博士作报告

    随后,哈佛大学博士杨亚龙为同学们带来了“可视化设计与评估:在平面屏幕、VR/AR等领域的应用”前沿报告。报告中杨亚龙博士介绍了为平面屏幕设计的可视呈现展示、在VR/AR上的可视呈现以及为盲人和低视力的人设计的可视呈现。

1627541133174304.png

李权教授接受暑期学校荣誉讲师的纪念证书

    7月13日上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李权为同学们讲解了时间数据可视化,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分别为:时间数据可视化、流数据可视化、论文分享以及时间数据可视化的设计原则。

1627541155921075.png

陈竹天博士作报告

    随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博士陈竹天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增强现实中的数据可视化”的前沿报告。陈竹天博士介绍到沉浸式环境逐渐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促使人们探索如何在超越传统桌面平台的沉浸式环境中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和交互,并为大家介绍了最新的沉浸式可视化工作。

1627541179776313.png

陈思明教授接受暑期学校荣誉讲师的纪念证书

    7月14日上午,复旦大学教授陈思明为大家讲解“空间与地理数据可视化”。课程中,陈思明教授首先以地图作为引入,介绍了地图投影的特点,并引出时空数据分析、空间时间序列可视化分析、时空数据变换以及时空数据可视化的应用等内容。

1627541202489816.png

Chaoli Wang教授作报告

    随后,美国圣母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教授Chaoli Wang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深度学习在科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中的最新进展”的报告,介绍了AI+VIS的研究思想如何用于科学可视化,流可视化和时变多元数据可视化的可视分析,并通过多个最新的可视化工作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思想。

1627541224173512.png

陈为教授作报告

    7月15日上午,浙江大学教授陈为为大家介绍了可视化中的交互。陈为教授首先介绍了可视化交互中的一些先驱工作和思想,然后重点介绍了七种重要的交互模式,接着介绍三大可视化交互模型包含概况与细节、聚焦与上下文以及动画,最后简单介绍了可视化交互的硬件。

1627541247535991.png

Tobias Schreck教授作报告

    接着,奥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形和知识可视化研究所教授Tobias Schreck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可视化探索与用户引导”的前沿报告。Tobias Schreck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课程主要讨论的两个问题:1)如何直观地描述、搜索和比较数据模式?2)在探索任务中,如何引导用户?。在接下来的课程中Tobias Schreck教授围绕着上述两个问题展开介绍了多个可视化前沿工作。

1627541270345310.png

周志光教授作报告

    7月16日上午,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周志光为大家介绍有关树图与网络可视化的内容。课程中周志光教授从层次关系数据、节点链接、空间填充、节点链接和空间填充混合可视化四个方面以及一个案例分析对树可视化进行了介绍。

1627541355696999.png

Issei Fujishiro教授作报告

    随后,日本横滨庆应大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教授Issei Fujishiro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时变多维数据集的可视化探索”的报告。Issei Fujishiro教授首先解释了Blazar的含义,并介绍了Blazar观察数据集、领域目标、常规可视化以及可视化在天文学中的重要性,最后介绍了多个有关天文学可视化的最新工作。

1627541404656375.png

陶煜波教授接受暑期学校荣誉讲师的纪念证书

    7月17日上午,浙江大学教授陶煜波为大家介绍有关科学数据可视化的内容。陶煜波教授首先介绍了科学可视化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案例,并逐步从科学数据可视化、标量场可视化、向量场可视化、科学可视化的工具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1627541430497240.png

Hongfeng Yu教授作报告

    随后,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教授Hongfeng Yu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利用系统和算法的优化来实现高性能的交互式可视化”的报告。Hongfeng Yu教授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数据量、数据种类、数据真实性等对可视化分析效率及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并逐步展开了多个最新的加速可视化生成以提高可交互性的研究工作。

1627541457883967.png

孙国道教授接受暑期学校荣誉讲师的纪念证书

    7月18日上午,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孙国道为大家介绍文本与文档可视化的内容。孙国道教授从文本可视化的基本概念,文本可视化的应用和社交媒体数据可视化三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介绍。

1627541486806724.png

Benjamin Renoust教授作报告

    日本国立信息研究所和CNRS UMI 3527日法信息实验室教授Benjamin Renoust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多层网络可视化分析”的最后一场报告。Benjamin Renoust教授介绍了一些图论的相关概念,如图的定义、种类等,并从政治人物关系可视化的可视分析、佛像归档系统可视化等多个应用实例介绍了相关工作与理论。

    20场专家的报告,拓展了学员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的研究兴趣和热情,同时促进了相关领域青年学者间的密切沟通与交流,将推动交叉领域科学家之间的广泛合作。
来源: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