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图谱是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石,它为探索复杂脑部结构和异常变化进行“导航”,因此,脑图谱绘制一直以来都是神经科学、认知科学、脑疾病研究和类脑智能研究的共同前沿领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用脑结构和功能连接信息绘制脑网络组图谱的思想,并成功绘制和发布全新的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它比传统的Brodmann图谱精细4-5倍,具有客观精准的边界定位,不仅为宏观尺度上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精准定位脑疾病损伤区域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还将对未来类脑智能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启示。
本期CSIG图像图形学科前沿讲习班将于2023年9月9日-10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本期讲习班主题为“脑网络组图谱及其应用”,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蒋田仔研究员担任学术主任。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和杰出学者作报告,瞄准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国际前沿,围绕我国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战略发展需求,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的脑图谱、脑网络组及其应用、脑机交互、类脑智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讨。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CSIG脑图谱专委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CSIG国际合作与交流工委会、OHBM China Chapter、浙江省机器学习与智慧健康国际合作基地、北京脑网络组与类脑智能学会
蒋田仔,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脑网络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之江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MAE),IEEE Fellow,IAPR Fellow,AIMBE Fellow,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Neur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等多种国际刊物编委,国际人脑图谱学会(OHBM)主席,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理事、脑图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脑网络组与类脑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和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会长,中国解剖学学会常务理事和脑网络组分会会长等。主要从事领域包括多模态跨尺度脑网络组图谱研究、基于脑网络图谱的脑机融合和脑疾病早期预测和精准治疗。在Nature Medicine 等刊物发表SCI收录的论文350多篇。获国际神经网络学会终身贡献奖 (Hermann von Helmholtz Award),国际脑电与临床神经科学学会的最高成就奖(Turan Itil Award),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时间:2023年9月9-10日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教园校区)
个人简历:樊令仲,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脑影像与脑图谱的研究,建立了新一代脑图谱构建的理论和方法框架,成功绘制出人类脑网络组图谱并建立了其验证体系与应用示范。目前申报人在该研究方向上,完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在包括Molecular Psychiatry, eLife, Cerebral Cortex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通讯及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和共同通讯)发表SCI论文24篇,作为负责人承担包括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科院先导专项课题等项目。作为核心完成的人类脑网络组图谱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等国际一流杂志正面引用和评述,入选了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十大医学进展、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个人荣获了 “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李继硕教授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等荣誉,并入选中科院青促会培养计划以及中科院脑智卓越创新中心年轻骨干。
报告题目:Mapping the Human Brain: What Is the Next Frontier?
报告摘要:The human brain is probably the most complex biological structure and a highly topographically organized organ. It contains hundreds of anatomically and functionally distinct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structures, accurate definition of brain regionalization and mapping their function and connection are challenging. As Francis Crick said,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function, study structure.” Therefore, a reliable atlas is exactly the tool we need to explore the mysterious organ of our body, which has become essential for quantitatively defining the spati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brain.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our recent works on the human brain atlas, including individualizing the atlas, cross-species comparing, and understanding its genetic basis, and discuss the next step of mapping the human brain.
个人简历:宋明,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多模态脑成像及其在脑科学和脑疾病中的应用。在eLife、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Image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40余篇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科院、北京市等10余项科研项目。现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等多个学术分会的委员,同时也担任了Neuroscience Bulletin编委会的青年编委。
报告题目:脑功能检测技术及其在意识障碍诊疗中的应用
摘要:脑功能检测技术有很多。通过检测脑电磁、脑血氧以及脑代谢等不同信号可以检测脑功能。本报告将首先对目前经常使用的头皮脑电EEG、功能磁共振BOLD fMRI、近红外脑功能检测fNIRS以及糖代谢18F-FDG PET成像等技术进行原理性介绍,分析其在脑功能图谱研究中的优点和局限性;然后结合近期开展的利用多模态影像进行意识障碍诊疗的工作,分析这几项技术的联系和区别,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讨论。
个人简历:刘泉影,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计算与控制实验室PI。擅长多模态神经信号处理算法(包括脑电去噪、源定位、脑网络建模),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融合建模、类脑智能算法。提出高精度脑电源定位技术,提升脑电的空间分辨率,促进脑机接口应用;提出个性化神经调控策略,用于实时闭环神经刺激,应用于癫痫、抑郁、认知障碍等临床治疗及康复训练。刘泉影发表SCI/EI论文超60篇,包括Pattern Recognit., Neural Netw., Neuroimage, Hum. Brain Mapp., J. Neural Eng.等领域顶级杂志,被引用超1500次;申请专利10项;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深圳市重点项目等国家省市级项目5项;担任IEEE期刊IEEE J TRANSL ENG HE副主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专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市电子学会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委会秘书;讲授《机器学习与医学工程应用》、《人脑智能与机器智能》等课程。
报告题目:脑网络控制:建模大脑与控制大脑
报告摘要: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如何建模大脑的动力学性质和脑网络特性是一个重要难题。在本次讲习班,我将先介绍一些脑科学、大脑信号、基于神经信号的编解码的背景知识。然后,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拟合神经动力学,将训练好的ANN作为数字孪生脑,对大脑进行虚拟扰动实验,得到全脑的有效连接图谱。该有效连接图谱能反映大脑的信息流的大小、方向和信息处理特性,刻画各个脑区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指导神经调控的脑区靶点选择。最后,我将提出脑网络控制框架,它结合神经动力学建模和优化控制理论,用于设计神经刺激最佳策略,为脑疾病的个性化治疗、脑功能的增强、行为调控等方向开辟新途径。
个人简历:张瑜,副研究员,之江实验室研究专家,入选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神经所博士后,蒙特利尔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之江实验室探索性项目和科研攻关项目课题等,担任国际期刊编委和通讯专家,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等多个专委会委员,在医学和人工智能top期刊(Medical Image Analysis,eLife,Neuroimage,Neurlology, IEEE TNNLS等)共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主要研究方向是脑图谱大数据分析和类脑智能算法研究, 借助脑图谱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人脑认知功能时空编码和神经表征,辅助研发脑疾病精准诊疗新途径。
报告题目:脑图谱启发的脑认知建模与类脑智能研究
报告摘要:研究人脑的认知功能及其神经基础一直是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实现类脑智能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脑图谱是理解脑结构与脑功能以及脑疾病诊疗的基石,为理解人脑认知功能开辟了新途径,对脑疾病精准诊疗提供新方法。我们提出了以解析脑、模拟脑到调控脑的类脑研究新框架,重点围绕脑认知建模和神经编解码模型,提出了以脑图谱和脑连接组为约束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人脑认知功能的时空动态建模,实时精准的预测脑功能状态。此外,借助脑图谱和脑网络建模等技术,实现脑疾病的智能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推演。
个人简历:袁逖飞,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脑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系列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Nat Neurosci, Sci Advances、JAMA Psychiatry, Mol Psychiatry, Biol Psychiatry等杂志上。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司法部戒毒管理局戒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等项目资助。
报告题目:精神疾病神经调控干预的一些进展
报告摘要:神经调控技术近年来在精神疾病的干预上取得了较多进展,但仍存在较多争议。我将以抑郁症的神经调控干预为例,先探讨神经调控技术已有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近年来在干预模式上的进展。接着,我将与大家讨论神经调控疗效的个体差异机制,如基因、分子、激素、节律、脑功能连接,为精准干预提供可能的结合点。进一步,我会分享几项近年来有望提升神经调控临床干预的新技术(加速、闭环等)。最后,我将提出并讨论一些可能的未来趋势(结合药物、新模态、新应用领域)。这些探讨有望为不同脑疾病的神经调控干预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
个人简介:白瑞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双聘教授)、国家优青、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青年首席科学家、浙江省杰出青年、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脑微循环系统(血脑屏障及类淋巴系统)、肿瘤“活体病理”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转化研究,已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30余篇(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PNAS,Medical Image Analysis,Neuroimage 等),其他SC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荣获了首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磁共振分会青年创新奖、国际医学磁共振协会青年会士等学术荣誉。
报告题目:脑循环系统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转化
报告摘要:脑循环系统,主要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脑脊液循环系统,在维护大脑正常运转和局部微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功能异常也是众多脑疾病的关键病理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脑循环系统的可视化及定量化测量一直是医学影像领域中的挑战。在本次讲座中,将重点介绍脑循环系统磁共振成像原理、方法以及近年来进展,尤其关注于跨血脑屏障、跨细胞膜、跨脑脊液-脑实质屏障等跨膜过程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方法及其临床转化。
报告人:谢桑马,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2017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模态磁共振影像的智能分析及其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同时主导开发多款医学影像分析软件,包括扩散磁共振影像分析软件DiffusionKit。目前已在领域相关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横向合作项目并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担任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医学影像专委会副秘书长。
报告题目:基于扩散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组图谱应用实践
报告摘要:扩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无创活体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探测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情况来推测神经微观组织信息,刻画脑白质纤维形态学信息,从而获取脑结构连接信息。脑网络组图谱包括246个精细脑区亚区,以及脑区亚区间的多模态连接模式,比传统的Brodmann图谱精细4-5倍,具有客观精准的边界定位。利用dMRI和脑网络组图谱可以获取不同脑区间的神经纤维连接,从而构建脑结构网络,为脑网络水平的重大脑疾病研究开辟了新途径,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报告将包含扩散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脑白质纤维跟踪技术、基于dMRI的主流分析方法、dMRI数据实践分析、以及dMRI数据结合脑网络组图谱构建脑结构网络的临床应用和实践操作等内容。
个人简历:罗娜,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模态脑图谱数据融合及其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博士后科学基金等5项科研项目,并作为课题骨干参与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等。在本领域著名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包括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Ebiomedicin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等。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等,现任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脑图谱专委会秘书长。
报告题目:多模态融合方法及其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报告摘要:随着图像采集和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不同模态的脑影像和生物组学数据迅速增长。相较于单模态,多模态融合数据能够同时考察不同模态数据间的多元化信息,挖掘蕴含的未知新信息。因此,开展跨模态脑图谱数据融合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并辅助加深对脑发育、老化和病变机理的理解。本次讲习班,我将从多模态脑影像融合、影像-多组学融合两方面系统地介绍现有的大样本公开数据集和主要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并给出其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案例,最后将讨论当前该领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1. 本期讲习班线下限报60人,根据缴费先后顺序录取,报满为止。
2. 2023年9月8日(含)前注册并缴费:CSIG会员2000元/人,非会员2500元/人(赠送1年CSIG会员);现场缴费:会员、非会员均为3000元/人;CSIG团体会员参加,按CSIG会员标准缴费;同一单位组团(5人及以上)报名,均按CSIG会员标准缴费。
3. 注册费包括讲课资料和2天会议期间午餐,其它食宿、交通自理。
4. 即日起至2023年9月8日,请登录会议注册网站注册:
5. 参会通知和会议资料将于9月8日前发至您的手机和邮箱,报名时请预留不会拦截外部邮件的邮箱,并请留意垃圾邮件和被拦截的短信。
6. 讲习班培训证书于结营仪式统一发放。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黄老师
联系电话:010-82544754
邮 箱:igal@csig.org.cn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2023年8月23日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