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简介
“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是由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主办的学术活动,旨在推动图像图形学科的普及,加强各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间的交流。自2017年4月起,分别在扬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海南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及深圳、烟台成功举办了80余期,线上线下参会人数累计数万人次,受到业界好评。亚太国家/地区信号与信息信号处理协会(Aisa-Pacific Si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ssociation, http://www.apsipa.org/)的总部位于香港,是相当于欧洲信号与信息信号处理协会(Eurosip)的亚太区组织。“本次“APSIPA/CSIG牵手中国行”由CSIG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会、APSIPA多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会、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广东省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交流主题为“多媒体信号处理与安全”。
主办单位: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CSIG)
亚太国家/地区信息与信号处理协会(APSIPA)
承办单位:CSIG数字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会
APSIPA多媒体取证与安全专委会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
广东省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2年5月27日 19:00-21:10
线上腾讯会议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MtwTZoAwFTxf
线上腾讯会议号:787-731-561
口令:220527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腾讯会议室
二、执行主席
康显桂 教授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广东省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并取得学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多媒体信号处理、信息取证以及信息隐藏、深度学习与模式识别等。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以上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本领域国内外重要刊物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共发表论著100多篇(章)。研究成果三次获得本领域重要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igital-Forensics and Watermarking (IWDW)2008 年、2013年和2018年最佳论文奖, 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国际国内多项奖励。学术兼职包括: 亚太国家/地区信号与信息处理协会(APSIPA)多媒体信息取证与安全技术委员会(MSF TC)主席、IEEE信息取证与安全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国际著名期刊“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和“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的编委。2020年起入榜“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评审专家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评审专家。
郑培嘉 副教授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研究所副所长。2014年获中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导师黄继武教授。研究兴趣涉及加密域多媒体分析与处理、人工智能安全、信息隐藏、多媒体加密等。近年来,累计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包括了IEEE T-IP、T-IFS、T-CSVT、ACM MM等在内的国际权威期刊及权威会议论文。现担任IEEE T-IP、IEEE T-IFS、IEEE T-DSC和IEEE T-CSVT等多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以重要参与人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10项。
三、特邀专家
陈景东 教授
个人简介: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IEEE Fellow,先后在日本的ATR、澳大利亚的Griffith大学、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等机构工作十余年,2010年回国加入西北工业大学任教。主要从声信号处理、语音增强、噪声控制与消除、回声及干扰对消、语音及声学事件识别等方面的研发工作,所研发的部分技术已成功用于电话会议、智能音箱、车载导航、智能大屏、宇航服通信等系统之中。曾先后荣获贝尔实验室模范团队奖、NASA技术创新奖、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并获得了“日本关键技术中心人才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报告题目:面向语音通信与交互的声信号处理
报告摘要:随着语音通信与人工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音系统开始采用多麦克风进行拾音和多扬声器进行放音,这种MIMO系统和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实现高保真拾音,还可以重构远端的声学环境。但MIMO声学系统中许多问题的求解变得更为复杂。在这个报告中,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声信号感知与处理的一般过程以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然后讨论MIMO声学系统中声信号感知、获取、处理、传输与重构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赫然 教授
个人简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IAPR Fellow。从事模式识别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并应用到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深度合成和人工智能安全,获得XXX生成竞赛冠军,在华为、美团、京东等取得应用,算法日调用量过亿次;近期主要聚焦在非监督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合成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出版信息理论学习专著1部;在IEEE TPAMI(影响因子: 17.86)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研究工作获IAPR ICPR Best Scientific Paper Award(2020)、IEEE SPS Young Author Best Paper Award(2020和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2015),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联合重点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优秀会员等项目资助。
报告题目:人脸图像深度合成与鉴别
报告摘要:深度合成是指使用深度学习等智能化技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修改、编辑和替换,进而创造出从内容或表观上完全不同的媒体内容。深度合成及其鉴别是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在国家公共安全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报告结合深度合成的实际应用需求,介绍“合成”与“鉴别”相辅相成、“攻击”与“防御”相互促进的对抗博弈机制;在深度合成方面,从信息理论角度探寻深度合成的信息交换本质,介绍不对称互信息、表象最优传输和信息瓶颈解表达等生成模型,以及语音驱动说话人、人脸表情驱动和人物换脸等深度合成方法;在深度鉴别方面,介绍轻量级神经网络架构,该架构广泛应用于语音和人脸鉴伪。
张新鹏 教授
个人简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二级教授。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跟踪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访问一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作为资深研究员赴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访问14 个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被引13000余次,2014年—2020年连续七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近20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参与)。担任 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IEEE T-IFS)等国际学术期刊的 Associate Editor、ACM IH&MMSec 等国际学术会议的TPC Chair。
报告题目:神经网络水印
报告摘要: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知识产权保护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此报告将讨论基于权重的白盒神经网络水印、基于触发集的黑盒神经网络水印、基于输出结果的无盒神经网络水印等主流方法,并展望神经网络水印的未来发展。
四、会议流程
19:00-19:40 主题报告:陈景东教授
19:40-20:20 主题报告:赫然教授
20:20-21:00 主题报告:张新鹏教授
五、联系方式
承办方联系人:
康老师 18688891147 isskxg@mail.sysu.edu.cn
主办方联系人:徐老师 010-82544661 info@csig.org.cn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