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学会动态
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将于10月31日在苏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0-10-21      来源: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分享:

活动简介

     “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旨在推动图像图形学科的普及,加强各高校科研以及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自2017年4月起,分别在扬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海南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及深圳、烟台成功举办了40余期,参会人数累计6000余人,受到业界好评。本次会议主题为“图像图形与数字文化遗产”。


主办单位: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CSIG)

承办单位:江苏智能媒体产业研究院

活动地点: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苏州新区狮山路1号新城花园酒店二楼国宴厅

时间地点:2020年10月31日 8:00~11:30



执行主席

1.jpg

潘志庚


潘志庚,教授、博导,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数字娱乐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副理事长;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创新技术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仿真学会数字娱乐与仿真专委会主任;江苏智能媒体产业研究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智能系统研究院院长。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863高科技计划1项,以及国家基金和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研究10余项。


特邀讲者

2.jpg

张祖勋


讲座题目:贴近摄影测量及古建筑精细建模

摘要:贴近摄影测量渊源于滑坡与危岩的监测。由于当今摄影测量多是垂直向下对“地”观测,它难以反映任意坡度(特别是高边坡)、任意坡向的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基于当今旋翼无人机发展,我们提出一种可对任意坡度、坡向的对”面“摄影方式 — 贴近摄影测量。在现有的统一空间坐标系XYZ外,增加针对任意坡度、坡向”面“的坐标系X_e Y_e Z_e 。例如位于长江三峡巫山段高达300米的剪穿洞危岩,它的坡度达到87°,由对地观测的航空摄影测量产生的DOM根本无法反映它的信息。而贴近摄影就能完整、精细获取它的信息。

贴近摄影测量的名词来自于无人机的贴地飞行:nap-of-the-earth fly,而贴近摄影测量将地面上的物体分割为面进行摄影,由此将earth 改为object,即nap-of-the-object photogrammetry。贴近摄影测量的基础与方案:1、带GPS的旋翼无人机确保无人机飞行的位置,例如水布垭电站距大坝的坝面5m飞行;2、相机的旋转云台,确保对面摄影;3、航线规划确保对面以及面与面之间的衔接;4、交向摄影,确保摄影深度方向的精度;5、贴近摄影测量的实施是由粗到细。

由于贴近摄影测量的提出,无人机摄影测量既可做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又可做传统的地面摄影测量难以实现的测量,如多大同悬空寺的摄影测量。由于贴近摄影测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对面摄影;二是贴近,由此它对实体摄影更“精细”。原先的摄影测量的精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两类:航天为分米级;航空为厘米级;而贴近摄影测量可达“毫米级”。

贴近摄影测量不仅可用于滑坡、危岩的监测,水库大坝、南水北调护坡的监测等;同时可用于城市、古建筑的三维重建与精细测绘。早在贴近摄影测量刚刚提出、进行水布垭电站大坝第一次测试性试验后,2019年初我们就选择了山西大同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悬空寺以及我国唯一一座木结构、呈平面八角形应县木塔进行贴近摄影测量实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贴近摄影测量为古建筑更加精细建模提出了一个新的影像获取的方式,它自身还需不断完善。例如对应县木塔的塔刹顶部以及与它相连、对塔刹的固定有重要作用的八条铁链的影像获取与处理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讲者简介:张祖勋,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2003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68年研究生毕业。曾任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等职。长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数字摄影测量研究成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5.png

陈为


讲座题目:可视化点亮唐诗宋词背后的大千世界

摘要:理解和利用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数据可视化为人类洞察数据的内涵、理解数据蕴藏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高效的人机界面,是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的有效补充,在一些重要场合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报告将介绍面向宋文化数据(宋词、宋人年谱、哈佛大学CBDB数据库)的可视化作品与系统,以技术、设计、文化三者角度介绍课题组在面向唐诗宋词文化大数据的可视化和可视分析的作品和软件。所介绍的系统支持人文研究者从人物的生平轨迹和不同生活年代的背景进行分析与对比, 探索不同年代、不同经历的文化作品在文本主题上的相关性与独特性. 并通过对文本的可视化与文本意象的关联分析,支持以多维度的视角去了解人物生平、关系以及时代背景。

讲者简介:陈为,教授,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云计算与大数据”专家组成员。研究兴趣是大数据可视分析。



1.jpg

潘志庚


讲座题目:VR/AR在数字文化遗产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简要介绍VR/AR/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所负责的国家基金重点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对VR/AR/交互技术内容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其中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以及一些具体的例子(数字奥运博物馆、漫游京杭大运河、清明上河图互动等),最后讨论数字文化遗产的发展趋势。

讲者简介:潘志庚,教授、博导,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数字娱乐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副理事长;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创新技术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仿真学会数字娱乐与仿真专委会主任;江苏智能媒体产业研究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智能系统研究院院长。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863高科技计划1项,以及国家基金和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研究10余项。


4.jpg

周昌乐


讲座题目:抒情艺术认知与计算

摘要:众所周知,抒情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的高级形式,涉及我们的感知、情感、想象、记忆,以及价值评判等高级认知过程。因此,从认知与计算的观点来对抒情艺术创作机制进行研究,说到底就是要揭示其神经活动机制及其进行机器实现。本场学术报告,主要对我们二十多年在抒情艺术认知与计算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做一个汇报。内容包括抒情艺术认知机制、古典诗词计算生成、音乐机器创作算法、类人舞蹈机器表演以歌舞脑机混合智能等多个方面。希望有助于推动有关文化艺术遗产数字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讲者简介:周昌乐,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和哲学系兼任教授,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厦门大学认知科学与知识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及其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开展心智仿造(意识建模、脑机协同、机器歌舞)、圣学发微、心法实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汉字机器识别、人工智能哲学、意识计算建模、动态认知逻辑、禅宗实证哲学、中医机器诊断、汉语隐喻计算、琴艺认知计算、机器抒情艺术等方面做出一些开创性的学术贡献,有的还填补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空白。先后被聘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基础数学、人工智能基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医诊断学、哲学(逻辑学、国学)等五个不同学科门类的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福州市古琴研究会名誉会长、厦门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厦门市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受聘为浙江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汕头大学、苏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兼职教授、合作教授或讲座教授。



3.png

周明全


讲座题目:虚拟重构兵马俑和非常秦腔——VR、VIS和AI在文博上的应用

摘要:中华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运用信息技术是必须手段。本报告介绍了数字化兵马俑的虚拟修复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秦腔是中华戏曲的鼻祖,用信息技术沉浸式展示,虚实结合和交互方法,为戏曲信息化、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提出了新的方法。

讲者简介:周明全,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2014年任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目前担任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人工智能2.0专家组成员、科技部社发司13.5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家,长期从事计算机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新技术的创新性研究,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教育部、陕西省、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1项;合作完成授权发明专利20项,专著5部,SCI/EI收录论文237篇。


会议议程

会议议程修改.png


联系方式

承办方联系人:郭老师  18261446164   985168761@qq.com  

主办方联系人:黄老师  010-82544661   membership@csig.org.cn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免费参会

参会二维码.png


注:本活动为“CSIG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成立大会”系列活动之一,如已注册大会,无需单独注册本活动。






Copyright © 2025 拉斯维加斯手机娱乐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

Baidu
map